(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生儿,上户口,居然登记是“文盲”。所以有网友讽刺说,这到底谁是文盲啊?
事情发生在山东德州,家长给孩子上户口,没想到“文化程度”一栏,被标注为“文盲或半文盲”。觉得有点扫兴,有点过分。
本来这事,大大方方承认不太恰当、不太妥当,一点不丢脸。参考一下外地是怎么填的,改进一下,也不尴尬。结果相关部门的回应,让人更不爽了,说“选项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如果介意,可以去掉”。
当然介意!你不介意吗?你的孩子出生时,也填的是文盲吗?这种事,将心比心一次就够了。
户口本,格式是死的,人是活的。文化程度这一栏,可以填,也可以不填。非要填,相对准确、并且普遍能够接受的标注方式是“学龄前”,而不是所有没有读过书的,只有文盲、半文盲这两个选项。否则具体干这项工作的,自己需要去扫一下盲。
事情不大,但它是窗口的一个缩影。这一栏怎么填、要不要人性化地做改变,一定程度反映的是相关部门的作风,愿不愿改进的问题,服务意识问题,以谁为中心的问题。
不迁户口,很少改户口本。它意味着,一次填了文盲,可能会一直跟着孩子。真心为人民服务,一定会想着怎么改表格、改服务姿势,至少改一改不恰当的标注方式。可这儿的态度是,要改你来改,反正我不改。也不想想这种僵化、傲慢的态度,老百姓介不介意。
举一反三吧,表格是死的,人是有灵魂的。多想想人民群众的心理感受,少在乎自己手中权力的感觉。多些公仆意识,少些高高在上。否则很多岗位还要人干什么?机器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