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砚山县,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场景,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常开常盛,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在这里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平远镇车白泥村前广场上,国旗迎风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内容的宣传展板以及“同心井”格外醒目。
“这口井原来是全村唯一的一口井,各族群众同饮一井水。取名‘同心井’,象征着各民族团结一心。”在村前广场,村民马慈新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车白泥村不仅有“同心井”,还有得到各族群众点赞的“团结路”。马慈新指着对面的道路介绍,以前这里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车辆无法通行,群众出行十分不便,当地清真寺主动退让4米。小路变成了车辆可通行的宽敞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条路因此被群众称为“团结路”。
“同心井”和“团结路”,凝聚起村里各族群众的心。村里建设和开展活动,各族群众都积极参与,大家同心同向,绘就了一幅各民族团结一心建设和谐美丽家园的生动画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砚山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融合推进,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道路干净整洁,新房整齐划一,墙上民族团结彩绘和文字传递和谐奋进的信息,维摩彝族乡炭房社区新貌跃然眼前。炭房社区兴业、圆梦居民小组是砚山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着壮、彝、汉、苗等民族的群众。
“我们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民生服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同发展共进步,画好社区民族团结‘同心圆’。”炭房社区党总支书记姜沿虎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社区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共居共享的互嵌式社区结构,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社区有了红蜜桃、蓝莓、姜等产业基地,搬迁到这里的各族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社区还开展电工、焊工和刺绣等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社区里,活动广场、电影院、综合服务大厅、老年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年之家等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山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砚山县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组织实施一批以村社、小区为主的“红石榴家园”建设,各民族互嵌式居住生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交流、融合、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阵地集群工程,引导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村路通畅,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社区景色宜人,各族群众团结互助,这是记者在平远镇田心社区看到的景象。
“这些年社区变化很大,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社区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儒昆介绍,田心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寨,社区始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组织和党员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生产,共同把社区建成美好家园。
记者在田心社区采访时看到,位于村中的民族团结广场正在抓紧施工。“这是我们新建的广场,再过一个月就竣工了,今后大家可以在这里举办活动、聚会,交流交往多了,民族团结就加强了。”马儒昆说,建设民族团结广场是社区各族群众一直以来的共同心愿,大家积极献计献策,主动出工出力参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团结互助亲如一家,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一幅和谐、美丽、幸福的砚山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