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设计的静载试验布载方案在贵金古高速公路金烽乌江大桥上实现并得到很好的数据反馈,不枉在恒载统计时对每一颗螺栓的重量统计!”5月21日晚上11点,金烽乌江大桥荷载试验现场技术负责人雷民躺在床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发了一条朋友圈,忙活了一整天的他终于能休息片刻。
时间回到6小时前,48辆载重共1680吨的卡车分四次加载,最终稳稳地停在金烽乌江大桥上。今天,金烽乌江大桥迎来了通车前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次“体检”,作为大桥交工验收的必要程序,顺利完成了此次静态荷载试验。
48辆载重共1680吨的卡车停在金烽乌江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青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7:39分,载重35吨的第一辆卡车驶入桥面,紧接着第一级加载的12辆卡车有序地排队上桥。“每一级加载12辆车,待数据观察稳定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主要检验大桥施工质量、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雷民耐心地描述整个静态荷载试验过程,测试内容主要包含主塔根部弯距,主塔偏位,主缆,主梁挠度曲线,锚跨索股最大张力以及两岸伸缩缝,支座和阻尼器的变形协调性能等。
随着48辆货车驶离大桥,工作人员完成卸载读数,并与卡车上桥前的初始读数进行对比,获得了大桥锚碇、主塔、主梁、主缆四大系统的关键截面变形、应力应变及索力数据,整个过程耗时近3小时。
最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从静载试验测试数据来看,大桥整体承载性能良好,控制截面强度满足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的要求,卸载后结构整体恢复正常,相对残余变形小于20%,可以判断大桥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俯瞰金烽乌江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
为全方位“体检”大桥,在静态荷载试验前,大桥还开展了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动载试验,动载试验部分获得了结构动力响应及动力特性数据,这些数据为技术人员掌握大桥是否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与此同时,动载试验也进一步显示,大桥行车动力性能良好,实测冲击系数小于理论冲击系数,实测基频大于理论计算基频,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雷民介绍,大桥的荷载试验的检测数据还将作为初始信息档案,为交工验收以及桥梁的后续养护、健康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全长1473.5米金烽乌江大桥,是贵州省第一座采用预制索股法施工的超宽钢桁悬索桥,乌江两岸如何托举起一座千米级大跨径桥梁?
贵州省第一座采用预制索股法施工的超宽钢桁悬索桥——金烽乌江大桥。
值得一提的是,金烽乌江大桥首次在山区钢桁梁桥位拼装场采用无连续匹配施工,减少拼装台座,节省施工工时,提升施工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同时,首次在贵州省实行缆索吊主索锚固端采用钢管混凝土+索槽结构形式,相较于以往的平衡轮锚固形式,该结构单根主索受力明确,过程中监测便捷,施工安全富余系数高。
作为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高速公路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金烽乌江大桥由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贵州交建三大股东作为社会资本方股东参与投资,贵州路桥集团参与承建,大桥跨越乌江支流,桥面距水面231米高,绿色施工让其与乌江流域的绿水青山相得益彰。
“金烽乌江特大桥顺利通过荷载试验的检验,为贵金高速通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通车后桥梁运营、车辆行驶安全提供保障。”贵州路桥集团贵金十标项目副经理张吉勇谈到,荷载试验的完成意味着大桥基本具备通车运行的条件,桥梁连接了贵阳岸九庄镇新沙村与金沙岸化觉镇玉屏村,不久的将来沿岸两地居民不再山重水隔,开车不到5分钟便能快速过桥。
在贵金高速建成后,金沙至贵阳的距离从原来绕道遵义时的近190公里缩短至97公里,用时也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1小时,贵阳至成都车程也将从过去7小时缩短至6小时。
至此,金沙县将正式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同时连接贵阳、成都两个核心省会城市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也将形成,对完善贵州高速路网布局,提升贵阳至成都经济区通道运输能力,加快黔中经济区建设和促进南向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彭杨
二审 余昌旭
三审 顾海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