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连嗨三天的首届江岛音乐节精彩落幕,第十九届中国扬中河豚文化节圆满收官。40多天里,扬中以豚为媒,诚邀八方宾朋来扬“品河豚美食、揽大江风貌、赏乡村美景、听江岛音乐”,越来越丰富的节庆活动,让扬中人的底气更足,扬中的名气更响,也让扬中成为更多游客的“目的地”,从“喜欢来”到“留下来”,扬中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资料图】
“到扬中吃河豚”成共识
通常人们对休闲生活的总结,无非是“吃、喝、玩、乐”,这其中“吃”尤为讲究。美食,非常容易让一个城市形成“标签”,美食也是文旅融合的“拳头”产品。这些年,扬中通过持续举办河豚文化节,深耕河豚文化,让河豚成为岛城扬中的一个“标签”,“到扬中吃河豚”,已成为很多食客的共识。
据统计,今年我市河豚销量创历年之最,超1500吨。三、四月份,河豚最肥美的季节,很多食客从天南地北来到扬中,只为亲口品尝一下美味的河豚;而各类河豚菜品的推陈出新,河豚全席、河豚宴、河豚火锅等各式新吃法,既成就了扬中河豚菜品的新高度,也吸引了游客“好再来”的热情。
今年,扬中各类河豚菜品还可以新鲜“打包”,快递远销全国32个省市,江浙沪皖4小时美味直达;这个春天,很多的饭店实现了堂食和外卖的双提升。“尽管是做河豚外卖寄出去,但是我们烹饪河豚的要求和品质一点不降低,希望远方的客人尝后记住扬中河豚独特的味道!”一家饭店河豚大厨特别诚恳地说。
为做足“吃”的文章,今年河豚文化节期间,扬中先后举办了多场次的“扬中味道”乡村美食大赛,评选出了一批乡土名菜和名厨,挖掘出更多独具特色的“乡土菜肴”,鼓励更多的名厨们在乡土美食上创新发展,让更多好味道留在游客的唇齿间和味觉记忆里,让美食为扬中的文旅融合“助力”。
让别人爱上你这座城,就先让他爱上你的味。扬中,正在河豚美食上“竭尽全力”。
“享乡村生活”最动人
对游客来说,选择旅游目的地既要有好吃的美食,也要有好玩的地方。
近年来,扬中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新村、联合村、利民村、兴阳村、友好村、鸣凤村等一批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游的特色首选地。这些乡村点无论是自然风景、田间野趣,还是文化体验、红色教育,都展现出特色的魅力和风采,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让游客真切感受到自然纯朴的农村新生活,走进他们的“诗和远方”。
扬中还通过举办樱花秀、乡村集市、越野环岛游等多样的文旅活动,将各类景点串点成线;南部如意湾旅游度假区、北部滨江旅游休闲区、三江湾旅游集聚区等正不断升级,让广大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找到心目中的 “桃花源”,满足游客对乡村游的多种期待,从而回归田园、回归心灵。
“听江岛音乐”很时尚
户外音乐节,因为契合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而受到青睐。今年扬中一年一度河豚文化节的压轴大戏——首届江岛音乐节也正是“踩着这个点”,通过打造一个文旅融合的新“秀”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感受深度体验游。“五一”小长假前三天,仅扬中首届江岛音乐节就吸引观众超2万人次,其中不少是江浙沪地区的游客。
音乐节上,每个人都是中心,既可以自由走动、尽情跳跃、激情欢呼,也可以露营休憩、吃喝闲聊、享受自然美景;现场的20多种特色小吃每天都是人气满满,处处忙得热火朝天;一些特色的文创产品也很吸人眼球,让游客们爱不释手、精心选购。
为了让来扬的游客有好的体验感,江岛音乐节举办期间,扬中组织了500多人的保障队伍,从交通疏导、车辆引导、免费公交、安全巡查、卫生保洁、咨询服务等全方位给予支持,用心服务体现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上,也展现了扬中人的待客之道。
音乐节带动了住宿、美食、文旅项目消费热潮,也是成为游客从“喜欢来”到“留下来”的一个理由。“音乐节这样的文旅融合新尝试,我们搞得很成功,接下来,我们还将融合更多的资源,精准定位,让音乐节成为游客来扬旅游的一大吸睛点。”扬中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江苏天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志扬说。
一年一度的河豚文化节虽已落幕,但饱含烟火气的河豚文化仍在积蓄发力中,热情好客的扬中人静待八方宾朋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扬中游”。
□ 孙华丽